吕后为何要对刘邦的儿子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 姓名:吕雉(前241年~前180年)
- 别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
- 字号:娥姁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 出生日期:前241年(辛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谥号:高皇后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吕雉是汉高帝刘邦之妻,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的几个儿子,出手还算是挺狠的。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或直接或间接地死在了吕雉的手上。如果刘邦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吕雉之所以会下手这么狠,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底层亭长,而且年龄比吕雉大了很多。在娶吕雉之前,刘邦和同乡的女子曹氏,有过一段私情,两人育有一子,也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吕雉嫁给刘邦之后,又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老二刘盈。
吕雉嫁给刘邦之后不久,天下便开始动荡不安。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刘邦也加入到起义的大军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没少吃苦,但却毫无怨言地帮刘邦打理家务,抚养子嗣。就连非她所生的刘肥,吕雉也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将其抚养长大。
再之后,刘邦开始逐渐发达,成了起义军中的领袖。后来更是率先攻破了函谷关,攻入咸阳。秦朝覆灭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到了蜀地,成了汉王,从一个底层百姓,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既然成了汉王,自然不能只有吕雉这一个妻子。从这时开始,刘邦开始有其他女人,并且跟其他女人生下孩子。公元前205年,刘邦和戚夫人生下了老三刘如意。此时刘邦已经在韩信的帮助下,走出了蜀地,进军关中。两年之后,刘邦打败了魏王魏豹,抢了魏豹的妃子薄姬,后来和薄姬生下了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此后,刘邦一边争天下,一边继续生孩子,先后生下了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老七刘长、老八刘建这四个儿子。
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楚汉相争期间,吕雉曾和刘邦的其他家眷一起,被项羽军队所俘虏。后来楚汉短暂议和之后,才被放回。好不容易回到刘邦身边,却发现刘邦已经娶了戚夫人,而且已经生下了刘如意。
戚夫人比吕雉更加年轻漂亮,也更受刘邦宠爱,经常陪伴于刘邦身边。反观吕雉,之前做了两天的俘虏,受尽了苦楚。回到丈夫身边,却发现丈夫已经另有新欢。这种打击,可想而知了。
从这时开始,吕雉虽然依旧尽心竭力替刘邦打理家务,主持后宫,但两人的感情已经出现了危机,为后来吕雉大肆屠戮刘邦后代,埋下了伏笔。
楚汉战争打了四年之后,刘邦终于统一了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吕雉因为是正室,也被立为皇后。因为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没有立后,所以吕雉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
当上皇后之后的吕雉,开始试着向朝堂伸手,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
吕雉之所以要争权,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要知道,当时吕雉虽是皇后,刘盈也被立为太子。但刘邦还有其他女人和儿子,尤其是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最为得宠。刘邦晚年的时候,一直想着要不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好在吕雉在朝堂上也有一些党羽,后来更是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总算让刘盈得以继续做太子。
这种不安全感,一直持续到刘邦去世。多年的不安,让吕雉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极端,开始仇视刘邦其他的儿子。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临终之前,刘邦叫来了吕雉,向吕雉推荐了萧何、曹参、王陵、周勃等人才,希望吕雉能够辅佐刘盈,坐稳皇帝之位。然后,刘邦病逝,刘盈即位。
刘盈即位后,因为自身性格相对软弱,再加上刘邦曾托孤于吕雉,而吕雉本人在朝中也是积威甚重,所以朝中大权,都掌握在吕雉的手里。
到了这个时候,得掌大权的吕雉,终于开始挥动自己的屠刀,对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下手。这种清理,一方面是出自吕后对刘盈的关心,害怕刘邦的其他儿子在世,会威胁到刘盈的帝位。另一方面,更是吕雉在发泄多年来的压抑,想要开始报复。
吕雉第一个下手的,便是昔日最得宠的戚夫人,和老三刘如意。
戚夫人原本最是得宠,而且她所生的刘如意,也是刘盈最大的竞争者。刘邦去世后,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像奴隶一样做苦役。面对吕后的折磨,戚夫人依然乐观,工作的时候还愿意唱着歌,这让吕后更加愤怒。不久之后,吕后下令,让老三刘如意回京。刘如意回京之后,身为哥哥的刘盈,虽然对其百般维护,从刘如意入京开始,便一直将其带在身边。但最后,吕雉还是找到了下手的机会,最后将刘如意给毒死了。
刘如意死后,吕雉更是残忍地将戚夫人砍去了四肢,折磨致死。做完这些之后,吕雉还让亲儿子刘盈去看。刘盈在看到了戚夫人的惨状后,一下子被吓到了,从此彻底不理朝政,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吕雉。
收拾了戚夫人母子之后,吕雉开始将目光投向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
公元前193年,也就是刘如意被毒杀不到一年之后,刘邦长子刘肥被吕雉召入京城。刘肥当年好歹还是吕雉养大的,但吕雉此时依然没有任何留情,想要故技重施,在宴会上毒死刘肥。多亏了刘盈及时察觉到了异样,打算和刘肥一同向吕雉敬酒。吕后为了保护亲儿子刘盈,只能打翻了毒酒,刘肥这才保住了一命。
好不容易虎口脱险的刘肥,自然知道了吕后要杀自己的意图。为了保命,刘肥将自己封地内的一个郡,送给了吕后的亲女儿鲁元公主,同时还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也就是相当于认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做妈,这才侥幸保住了一命,得以活着离开京城。
回到封地的刘肥,不知道是因为在长安受到了惊吓,还是因为受不了认自己妹妹为母亲的屈辱,亦或者是刘肥身体真的不好。总之,四年之后,刘肥便病逝于封地。
解决了这两人之后,刘邦其他的五个儿子,相对来说都没什么威胁了。所以,吕雉也难得暂时停下了屠刀,并没有马上收拾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但是,几年之后,一个突然变故的发生,再次改变了一切。
吕雉的儿子,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刘盈,忽然去世了。
刘盈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之前被戚夫人那一幕吓到,此后一直借酒消愁,所以后来身体一直不好。公元前188年,刘盈病逝,年仅24岁。
刘盈死后,吕雉拥立刘盈的儿子刘恭为帝。但是,刘恭此时年龄太小,只是一个幼儿,所以只能有吕后代为称制。此后七年时间,吕后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也成了无冕女皇,成了汉朝最高的掌权人。在这期间,刘恭稍稍懂事一些后,曾私底下发表过一些议论,被吕后听到,随即废掉了刘恭,又改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宏为帝,继续以太后身份称制。
刘盈的死,对于吕后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于吕后而言,儿子的存在,原本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然而此时,刘盈却先她一步离世。就算此时吕雉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从这时开始,吕雉一方面开始重用吕家人,大肆给吕家人封王。另一方面,吕雉也开始向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宣泄自己的怒火。
老四刘恒,是刘邦抢了魏王的妃子所生,一直不太得宠,早早就被遣到了封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恒在封地一直比较低调,吕后也没怎么注意到他。所以在吕后称制期间,刘恒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反倒是在吕后去世以后,被功臣们拥立为帝,史称汉文帝。
老五刘恢,被吕后强令,娶了吕后侄子的女儿。吕后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吕家和刘家的联系,同时加强对刘恢的监视。刘恢受到这样的待遇,自然闷闷不乐。刘恢有一个很宠爱的妃子,是刘恢倾诉心事最好的对象。但这件事被吕后得知以后,直接下令处死了这名妃子。刘恢对吕后的做法,自然悲痛欲绝,但却又无法报复。于是最后,刘恢选择了上吊自尽,殉情而死。
老六刘友,同样在吕雉的安排下,娶了吕家的女子。然而刘友同样不喜欢吕家的女子,喜欢其他的妃子。吕雉听说后,直接把刘友找到了长安,幽禁起来,最后活活饿死。
老七刘长,倒是躲过了吕后的黑手。但其本人骄纵跋扈,在汉文帝时期,更是一度想要谋反,最后事发被捕。汉文帝刘恒因为兄弟之情,赦免了他的死罪,选择将他流放蜀地。然而在流放途中,刘长却自己绝食而死。
老八刘建,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只是被记载死在了吕后称制时期,死因不详。不过在刘建死后,刘建的子嗣被吕后杀戮殆尽,直接除掉了他的封国。由此可见,刘建的死,说不定也和吕后有脱不开的关系。
刘邦的八个儿子,除了老大刘肥、老四刘恒、老七刘长之外,其他人的死,基本都和吕后有关。就连亲生儿子刘盈的死,吕后其实也得承担很大的责任。若不是吕后将戚夫人砍成了人彘,吓到了刘盈,说不定刘盈也不会那么早便去世。
不过,吕后之所以会如此丧心病狂,也是有原因的。若非刘邦辜负了她,让她多年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心理出现了问题,恐怕也不会下这么狠的手。
这样说起来的话,刘邦几个儿子的悲剧,恐怕还是和刘邦本人有关。
-
冯嫽是什么人?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三走“丝绸之路” 2024-01-07
-
刘盈对战英布时,如果没有吕后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2024-01-27
-
汉武帝差点灭掉儿子满门,后来怎么又后悔了? 2024-01-30
-
吕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2024-05-02
-
光武帝刘秀一生的污点是什么?刘秀对郭圣通有感情吗? 2024-01-03
-
历史上的吕雉真的是心如蛇蝎的女子吗 吕雉都作出了哪些功绩 2024-01-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