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他的死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 中文名:魏延(?~公元234年)
- 别名:文长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义阳郡(今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
-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甲寅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镇守汉中,大破费瑶和郭淮,子午谷奇谋
- 官职: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汉中太守
- 封爵:都亭侯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于魏延,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称为五虎之下第一人,足见其才能是多么的强大。不过一提起魏延,大家肯定都会跟“反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造反,所以最终被诸葛亮设计杀死,罪有应得。然而在正史中,魏延真的是因造反被诛吗?
正史中的魏延
实话说,正史中的魏延,跟演义中的魏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演义中,魏延刚投靠刘备时,诸葛亮就命人把魏延拖出去斩了,原因是魏延脑后有反骨,至于反骨是什么,长啥样,大家都不知道,只能说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觉得魏延这人不咋地。幸好刘备及时出手,救下了魏延一命。而实际上在正史中,根本没有魏延有反骨这一事记载,诸葛亮想杀魏延一事,完全是三国演义编造出来的。甚至于说,魏延的出身,都和演义中交代的不一样!
在演义中,魏延是荆州刘表的手下,他本来是想打开襄阳城,迎接刘备的,结果刘备没去,后来魏延又去到长沙韩玄处,在关羽进攻长沙城时,魏延打开城门投降。可见在演义中,魏延最开始是别人的手下,之后才投奔刘备的,不过在正史中,魏延首次出场,就是作为刘备的部曲。
《三国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三国志中并没有说魏延是其他军阀的手下,所以他很可能一开始就跟随的是刘备,也正因如此,刘备觉得魏延非常可靠,所以才会在汉中之战后,将魏延直接提拔为汉中太守。当时大家都以为刘备打下汉中后,会让张飞去镇守汉中,毕竟荆州可是交给关羽的。汉中这么个重要的地方,一定要交给一个非常受信任,而且军事能力非常强的人,相比较而言,张飞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了。然而刘备的任命却出乎众人所料,他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而是选择了魏延,搞得一军尽惊。
《三国志》: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从刘备对魏延的破格提拔来看,他是非常看重魏延的,竟然把镇守汉中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魏延,不过魏延也并没有让刘备失望。魏延镇守汉中期间,边疆还是比较稳定的,曹军不敢多加骚扰。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政,按照演义的说法,诸葛亮虽然重用魏延,但是对魏延也是提防有加。尤其是在第四次北伐时期,魏延不听诸葛亮的命令,并撺掇同僚反对诸葛亮,引起了诸葛亮的不满,于是诸葛亮开始谋划,想要诛杀魏延了。
《三国演义》:邓芝回见孔明,言魏延、陈式如此无礼。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从此刻开始,诸葛亮已经有了除去魏延的想法。之后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原本是打算把上方谷口、谷尾全部堵住,要把司马懿和魏延一起烧死的,结果最终天降大雨,救了魏延一命。诸葛亮见烧不死魏延,便让马岱卧底在魏延身边,等到魏延谋反时,马岱再出手诛杀魏延,结果后续的发展果然如诸葛亮所料,诸葛亮去世后,魏延谋反,最终被马岱诛杀。从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其实一直都是不怎么看好魏延的,这和正史完全不同!
正史中的诸葛亮,其实对魏延非常好,一直在保护着魏延!魏延这个人,和关羽非常像,典型的傲上而不欺下,魏延对士兵很好,但是对于那些士大夫可就很差了,所以魏延这个人,其实和同僚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差。就说杨仪,人家是丞相府长史,结果魏延和杨仪关系非常差,两人要是坐在一起,很容易就直接动刀子;再比如刘琰,这人可是刘备的老部下了,刘备还是豫州牧时,他就开始跟随了,结果魏延和人家关系搞不好,最后还是诸葛亮出面,逼迫刘琰写信给魏延道歉。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魏延这个人的人际关系是真的差,完全和同僚处不好,要不是诸葛亮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多加庇护,估计魏延早就被排挤出去了。
所以说,从正史来看,诸葛亮对魏延其实是非常宠爱、重用的!这一点,和三国演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看正史只看演义,估计很多人会认为诸葛亮不怎么重用魏延!
说完正史中魏延的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看,正史中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有何不同?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亡原因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在这里不多作描述。演义中,魏延就是造反被杀,而且他的每一步都被诸葛亮给预料到了,结局比较惨。
魏略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关于魏延的死,魏国方面其实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魏国的说法,当年诸葛亮弥留之际,其实是想把军队大权交给魏延的,毕竟魏延乃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而是还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深受刘家的重用,对刘家、对蜀汉非常忠心。不过杨仪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害怕魏延报复他,毕竟他俩的关系是势同水火的,所以杨仪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打魏延。魏延本来就没有投魏的打算,害怕与杨仪交战就说不清了,于是只能逃向汉中,并写信给刘禅,说杨仪谋反。最终杨仪派出马岱将魏延斩杀。
《魏略》: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关于魏国的这种说法,其实有两个大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是既然诸葛亮已经交代了,他死后由魏延统领大军,为啥众人还会听信杨仪的谣言?魏延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但却是完全忠心于蜀汉的,而且魏延在蜀汉已经做到了征西大将军、假节,地位非常高,他如果投降魏国,魏国能够提供更高的职位吗?
第二个漏洞是魏延本身军事能力非常强,且脾气火爆,面对杨仪的进攻,他怎么可能不战而逃?杨仪怎么可能打得过魏延?
从这两个漏洞来看,杨仪造谣进攻魏延的说法,似乎并不是非常可信。事实上,当年陈寿在编纂《三国志》时,也并没有采纳魏国的这种说法,转而采用了蜀汉的说法。
三国志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在三国志中,认为魏延之死,完全是他自己作的。当时诸葛亮病重,曾经召开了一次临终会议,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召集在一起,安排他身后之事。诸葛亮命令在他死后,秘不发丧,由杨仪掌军,率军退回成都,并让魏延、姜维断后。
《三国志》: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
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队,准备率军回撤,还特地派费祎去探一下魏延的口风,看看魏延是否会遵守诸葛亮的遗命。很显然,魏延并没有打算遵守,他并不想就此撤军回去,还想继续和司马懿鏖战,并说丞相虽然去世,但他魏延还在,还可以继续战斗。得知这一消息后的杨仪,当即决定,不管魏延了,直接撤军回去。
而魏延一看杨仪竟敢直接率军离去,当即大怒,率军日夜兼程,赶到了杨仪的前面,烧毁栈道,阻止杨仪回军,并向刘禅上书,说杨仪谋反。杨仪看魏延竟然阻止自己回师,也向刘禅报告,当时蜀汉朝廷接到两份报告,一致认为是魏延在撒谎,力保杨仪,可见魏延这人混得是有多差,根本无人为他说一句话。最终魏延没了主意,只能用强,想要率军击败杨仪,抢夺军权,但被王平击败,而魏延被击败后,只能逃往汉中,最终被杨仪下令追杀。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虽说没有投降魏国的打算,但是他违抗了诸葛亮的命令,率军攻打杨仪,其实本身已经算是造反了。所以说,从明面上来看,魏延是罪有应得。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其实也会有一种疑惑:魏延之死,是不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呢?
首先、诸葛亮临终前的那场会议,叫来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但并没有叫魏延,这就让人非常疑惑了,魏延好歹也算是军中二号人物啊,这么重要的会议,诸葛亮为啥不叫魏延前来?
其次、诸葛亮既然知道杨仪、魏延这两人势同水火,坐在一起都要互砍,为何最后会把大军的控制权交给杨仪呢?他就不怕杨仪得势,对魏延不利?而且魏延也必定不会服从杨仪的管理,两人很可能会发生内讧!很多人说,诸葛亮看重杨仪,可我们从诸葛亮给刘禅的密信中来看,诸葛亮其实也是不满杨仪的。
《三国志》: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最终杨仪的结局也是比较惨的,虽然他贵为丞相长史,平定了魏延之乱,以为诸葛亮死后他会升官加爵,但是最终他却根本没有获得一点好处,丞相之位是由蒋琬接替的。可以说,杨仪忙活了一场,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杨仪还因为乱说话,被下狱自杀了。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杨仪本身也并不是非常看好的,那么他为啥会让杨仪去指挥大军撤退呢?他不怕逼反魏延?或者说他就是这么谋划的?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之所以把剧情设定为诸葛亮不喜欢魏延,最终设计杀掉魏延,应该也是对于上面这两个疑惑的解答。因为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的临终安排,确实显得非常诡异,仿佛他是故意这么安排,逼迫魏延和杨仪火并一样。
结语
正史上对于魏延的死亡原因,公认的说法是三国志的这种说法,说魏延不满杨仪领军,想要率军夺取杨仪的兵权,最终被杨仪击败,魏延被马岱追而斩之。本质上来说,魏延攻打杨仪,并不是为了投降魏国,而只是单纯针对杨仪,想要抢夺大军控制权,不过他的这种做法显得非常幼稚。而如果仔细分析诸葛亮的临死安排,其实很容易发现魏延有被算计的嫌疑,那么重要的会议没叫他,还找了个死对头当他的顶头上司,这换作任何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简直就像是在针对魏延所做的,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会倾向于认为,是诸葛亮在用计诛杀魏延!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魏略》)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留下 “张辽止啼”的典故 2023-12-16
-
刘备前半生都是落魄 刘备称王称霸的动力是什么 2024-04-09
-
历史上曹操与曹丕在对待司马懿一事上,态度有何区别? 2024-03-22
-
刘备托孤时说的那句君可自取,到底是何用意? 2024-04-25
-
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和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2024-02-29
-
曹丕篡汉的时候 如果汉献帝不主动禅让的话最后会被杀吗 2023-1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