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要是狠心对朱祁镇下手 朱祁钰的下场会不会更好
- 中文名:朱祁钰(1428年~1457年)
- 别称:郕王、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428年(宣德三年)
- 逝世日期:1457年(天顺元年)
- 主要成就: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拯救危难;选贤任能,纂修《寰宇通志》
- 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11日
- 庙号:代宗
- 谥号: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
- 年号:景泰
- 陵号:景泰陵(北京市郊金山口)
- 前任:朱祁镇(明英宗)
-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 中文名:朱祁镇(1427年~1464年)
- 别 称 明英宗、正统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
- 出生日期:1427年11月11日(宣德二年)
- 逝世日期:1464年2月23日(天顺八年)
- 庙 号: 英宗
- 谥 号: 睿皇帝
- 主要成就:夺门之变后复位,废除“殉葬”制度
- 年号:正统天顺
- 陵寝:裕陵
- 陵 号:裕陵
- 年 号:正统、天顺
- 前 任:朱瞻基(明宣宗)
- 继 任:朱祁钰(明景帝)
- 继 任:朱见深(明宪宗)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其实朱祁钰比谁都想除掉朱祁镇,毕竟朱祁镇存在多一天,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多一天,始终是个隐患,只不过朱祁钰没有机会罢了。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带着军队屡屡骚扰大明边疆,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着大明帝国五十万精锐御驾亲征。结果,在王振的瞎指挥下,明军大败,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朱祁镇朱祁镇也成为也先的俘虏,并在蒙古人的大草原上滞留了一年才得以返京。
但,在大明兵败之际、朱祁镇被俘虏之后,大明为了缓解群龙无首的局面,也为了让大明的将士能不因为朱祁镇的原因而畏手畏脚,不敢在与瓦刺人的对抗中放开手脚。在于谦的提议与孙太后的允准之下,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即景泰皇帝,并立朱祁镇为太上皇,随后在京师保卫战中大败瓦剌也先。所以,在朱祁镇返京后,因为皇位已经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坐了,那么他也就只能当一个无权的太上皇。
但是,朱祁镇虽然回到了大明,却不代表他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因为,朱祁钰并不放心他,也十分害怕他回来,害怕朱祁镇会和自己争皇位,所以,朱祁镇回来后,便马上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之中。
话说这南宫本就是紫禁城中最荒凉的存在,本身就没有人愿意去这么一个鬼地方。但朱祁钰还是不放心,下了死命令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南宫,给朱祁镇送饭的也只能从一个小墙洞中递进去,彻底将朱祁镇与外界的联系断绝。
由此可见,朱祁钰对朱祁镇可以说是无情无义,但是这里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朱祁钰都这样了,为何不除掉朱祁镇呢?
其实,说白了是朱祁钰找不到找不到除掉朱祁镇的机会。
朱祁钰如果真的要除掉朱祁镇,那么就必须赶在朱祁镇回到大明之前。试想一下,如果在朱祁镇回国后被刺杀,无论是不是朱祁钰干的,臣民们都会认为是朱祁钰做的,如此一来,反对朱祁钰统治的声音便会此起彼伏,最终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朱祁钰除掉朱祁镇最好的机会应该是在瓦剌,所以他一直没有想要赎回朱祁镇的意思,甚至三番两次借着“谈判”的机会,一次又一次的挑衅瓦剌人的底线。只是朱祁镇的个人魅力实在是太大了,和也先的弟弟成了好兄弟,所以朱祁镇不仅没有被瓦剌人杀掉,相反的瓦剌人也出于自己的私心,将朱祁镇送回了大明。这样子,朱祁钰想要除掉朱祁镇的机会可谓是少之又少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种种原因,朱祁钰最终并没有除掉朱祁镇。还有一点就是,说到底他们两兄弟间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朱祁镇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朱祁钰,自己刚登基的时候,便封他为郕王,时不时赐他一些金银财宝和良田,甚至,朱祁钰的王妃还是朱祁镇亲自帮他挑选的。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自己有太子,却还是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
朱祁钰自然不会忘记朱祁镇曾经对自己的好,所以,他对朱祁钰也实在下不了手。也正是因为如此,朱祁镇活了下来,最终朱祁镇为在夺门之变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而他们兄弟间的恩怨情仇也就此画下了句号。
-
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2024-03-11
-
孙传庭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李自成 2024-01-07
-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4-05-11
-
朱见深作为朱祁镇的儿子 朱见深为何给朱祁钰恢复名誉 2024-04-16
-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2024-05-29
-
历史上朱厚照为何会早逝?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2024-05-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