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为宗亲,要是去迎接汉献帝,献帝会去吗?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 姓名:刘协(公元181~公元234)
- 别名:汉献帝、山阳公、刘伯和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181年4月2日(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4月21日
- 职业:汉朝皇帝、山阳公
- 谥号:孝献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汉)
- 在位: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 陵墓:禅陵
众所周知曹操迎接汉献帝,是把他当傀儡,那么刘备身为宗亲,要是去迎接汉献帝,献帝会去吗?答案就是汉献帝绝对不会去刘备阵营,因为在曹家父子手里,可以活着,直到自然死亡。而到了刘备手里,不可能活得长久。
在曹家父子里手,当傀儡皇帝可以活着,被废掉帝位之后,以“山阳公”的名义,还可以活着。虽然活得不保险,说不定写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就会被毒杀,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可至少还有机会、有可能活下去。
而且,曹氏父子还没有统一全国、平定天下,还希望用较小的代价,换取一统江山。所以,他们有可能、很可能刻意优待汉献帝刘协,给其他尚未臣服的政权做个榜样:“刘禅,你看看,投降之后我也不会杀你,还让你过得舒舒服服的。”蜀汉的投降,固然是力所不敌、战无可胜,又何尝没有优待刘协的示范作用?
如果到了刘备手里呢?刘备以“忠厚长者”作为自己的人设,也是重要的舆论基础,他当然不能废掉汉献帝自立。但是,刘备是想做一个大权在握、名副其实的皇帝呢,还是甘心辅佐别人、甘心做“中兴之主”的“从龙之臣”?你不用回答,因为我知道你的答案。
汉献帝的存在,是刘备称帝的最大的障碍。所以刘备一定容不下汉献帝。容不下怎么办?嘿,办法多了:造谣言说他被曹丕杀害了;或者干脆指鹿为马:“大家看看,这个‘汉献帝’不是真的汉献帝,是化妆假扮、由曹丕派来的奸细!”
别以为我在编故事。事实上,刘备就是借助“传言汉帝已遇害”的说法,为自己称帝奠定舆论基础的。至于“汉帝已遇害”的传言是哪里来的,是谁传出来的,你还较这个真干什么!
指鹿为马也不是没有过。清朝初期,崇祯皇帝的太子被多尔衮所获,就一再引导舆论,非说太子是假的。可惜清初女真人文化水平太低,造假也造不像,弄了一大堆宗室、太监、宫女、官员来指证假太子,却被太子据理力争,越说越真,老百姓都相信他是真太子了。多尔衮下不了台,索性把太子秘密杀害。这事如果换到刘备手里,一定做得天衣无缝,让每一个人都相信汉献帝不是汉献帝。
有了“曹丕杀害”或者“假汉献帝”的舆论,刘备再找个机会暗杀掉汉献帝,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登上皇位。
这个结果,汉献帝一定能料到。事实上刘协和一般的愚蠢狂悖刚愎的亡国之君不一样,他很聪明,只是没有实力而已。投奔刘备的悲惨下场,他比谁都清楚。
事已至此,复国无望。刘协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山阳公,精研医术,为贫苦百姓免费治疗,在另一个领域里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
投奔刘备?嘿,别说主动去投奔了,就是刘备派人来接,汉献帝刘协也一定会东躲西藏、拒绝不去的。
-
钩弋夫人:儿子成为皇帝,自己结局如何? 2024-04-03
-
汉武帝赏赐霍去病十几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臭掉都不给士兵吃 2024-06-21
-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汉武帝为何要推出推恩令 2024-05-29
-
在医学方面,华佗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4-05-03
-
吕太公将吕雉嫁给刘邦,是看中了他什么? 2024-03-25
-
刘婴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2024-05-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