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
具体来说,高翔出自荆州南郡,早在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高翔就开始跟随了。公元211年,高翔跟随刘备前往益州。一年后,刘备和刘璋决裂,益州之战正式爆发。到了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公元217年,刘备又发动了汉中之战,而高翔也参加了这场战役。公元219年,刘备大军击破夏侯渊,并斩杀了对方。
得知夏侯渊被杀的消息,曹操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于是,曹操派遣曹真、徐晃等人率军救援汉中。彼时,高翔前去抵挡,结果在阳平关被曹魏大军击败。当然,高翔兵败没有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走向,刘备还是成功夺取了汉中之地。同年,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
公元223年,刘备于永安白帝城病逝后,后主刘禅即位。因为刘禅年幼,诸葛亮事实上掌握了蜀汉的大权。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先是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而后开始北伐中原的战役。至于高翔这位武将,几乎参加了诸葛亮北伐的大小战役。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为出其不意,曹魏陇右地区的三个郡选择归降,这直接引起了关中地区的震动。对此,曹魏自然非常重视,于是派遣张郃率军前往救援。
二
面对张郃等曹魏将领,诸葛亮让马谡镇守街亭,高翔驻扎在柳城。不过,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却违背了诸葛亮之前的安排,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
并且,在马谡失守街亭后,高翔也被曹魏大将郭淮击败,被迫撤退到汉中。对此,魏明帝曹叡在战后表示:“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因为马谡和高翔的兵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只能功亏一篑。当然,诸葛亮主要是斩杀了犯了大错的马谡,并继续任用高翔。
到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时,高翔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31年二月,高翔以督前部的身份跟随诸葛亮北伐。另一边,因为曹真已经病逝,所以这一次曹魏派遣司马懿来抵抗诸葛亮。
三
最后,公元231年五月,高翔、魏延、吴班在正面交锋中大败司马懿,获得魏军首级三千级,铁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从结果上来看,此战无疑重创了魏军,导致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不过,因为粮草运送上的问题,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只能半途而废。
同年八月,北伐大军退还后,负责运粮工作的李严弄虚作假,欲逃脱责任,时任右将军、领玄乡侯的高翔与诸葛亮等共同上书蜀汉后主刘禅请求罢黜李严。也即因为立下了战功,高翔的官职在公元231年获得了提升。比如右将军就是三国时期的高级武将官职,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就将张飞册封为右将军。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高翔升任为杂号大将军。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自此之后,就没有高翔相关的史料记载了,也即在诸葛亮去世后,高翔就神秘消失了。当然,高翔很可能是在蜀汉中期病逝了,所以陈寿没有特别纪录他的结局。
-
董卓能够开创三国乱世 董卓的实力有多强 2024-06-17
-
王平被诸葛亮提拔后,是如何拯救蜀国江山的? 2024-03-12
-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2024-05-15
-
马超有儿子继承爵位,他为何求刘备照应堂弟马岱? 2024-02-13
-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2024-05-27
-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2024-05-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