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临死前留下狠话让刘邦背脊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还不知道:韩信临死狠话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韩信之死
秦朝灭亡后,中原势力再一次分散,项羽自封霸王占据西楚,并分封其他十八人为诸侯王。此时对刘邦来讲,汉中势力不强,但在刘邦结识韩信之后,如有兵神相助。最终项羽败亡,刘邦获得了主要势力,并重新对诸侯王的权力进行了划分。
但这之后,刘邦却放任吕后处死韩信,面对韩信的死,刘邦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有一丝惋惜。对刘邦来讲,韩信是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但同时又是一个心腹大患。手握兵权,实力雄厚,并且受人尊敬。
而在处死韩信时,他撂下一句狠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尔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正是这句话更加坚定吕后想要处死韩信的决定,而刘邦听闻这话之后也感到背脊发凉。
至于事件为何会发展成现在这样,除了有吕后的影响外,韩信、刘邦等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也同样重要。其中也不能忽视蒯通的作用,另还有陈豨等人在里面的影响。
先来说说韩信与刘邦两人的结识,秦朝消亡后,韩信在民间流浪,在接受了老妇人的救助,历经胯下之辱的经历,韩信最终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
不过起义军很快随着项梁战死而结束,但在这之后,起义军剩余的力量全部归属给了韩信。韩信在思考了整个中原局势之后,决定投靠刘邦,离开楚营。但这时刘邦还未能见识到韩信的能力,直到萧何向刘邦推荐,这才让他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对于刘邦来讲,关中势力较弱,并且周围还有其他诸侯王伺机而动,如何让自己脱离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此时韩信向刘邦建议,只要能够转移百姓的注意力到秦王、项王身上,之后再出手便能获得民意,扩大势力。
韩信的这一计谋让刘邦深感佩服,更是后悔自己没能早点重用韩信。先是暗度陈仓,后来助刘邦大败诸侯,关中此时的局势基本已经定下。虽然还会有一些小的纷争,但这对此时的刘邦来讲已经不再是大问题了。
角逐中原
事情的发展随着刘邦势力壮大,韩信兵权上升,汉中的力量已经可以和项羽角力。不过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要有绝对的实力碾压才能成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彻底击败项羽,刘邦派出了郦食其去游说齐国,希望齐国能够与自己结盟。
不过在此之前,刘邦早已命令韩信率兵前往齐国,想要用武力胁迫齐王田广。但是郦食其还是先于一步韩信,齐国被成功说服,此时韩信也准备退兵。
但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蒯彻的人突然站出来给韩信聊了聊自己的看法。蒯彻也正是蒯通,《史记》在编撰时为了避讳才将其改名为蒯通。蒯彻说道,刘邦没有下诏退军,郦食其就一耍嘴皮子的,韩将军征兵多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要是这个时候要是退兵,前面的努力岂不是全白费了?
韩信听闻之后心领神会,于是决定出兵攻打没有任何防备的齐国。田广看到韩信突然带兵出击,以为郦食其是来分散注意力的,于是便立刻处死了郦食其。
但是齐国没能防下韩信的突袭,最终带着残余势力投靠了项羽。而韩信远离关中,公元前203年,韩信以齐国境内民心未稳,需要人来管治。于是自己借着“代理齐王”的身份管理齐国。
刘邦听闻之后十分焦虑,韩信怎么就自立为王了?莫非是要与自己作对?但此时张良和陈平给出了建议,目前中原局势不稳,韩信又远离汉中,他想称王也没人阻止得了。不如直接就顺他的意思,反而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项羽这时已经反应过来,局势对自己不利,于是想派人游说韩信叛汉。同时,蒯彻也在韩信身边说道,将军现在势力庞大,为何不脱离汉王,与项羽、刘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事实上韩信此前到现在一直都很感恩刘邦,如果不是他,自己也不会有今天,在他看来,只需要好好守着自己的兵力,与刘邦等待时机即可。“汉终不负我”,这是韩信一直以来的看法。
汉室兴起
或许裂痕正是从这里开始,韩信的兵权实在是太大了,刘邦时常感到寝食难安,深怕哪天韩信突然变卦。好在后来算是把项羽的势力给消灭掉,刘邦这才缓了一口气。
不过在消灭项羽的途中,韩信本应该出兵助战追击项羽,但他并没有照做。总之两人之间似乎隐约感觉到了什么,项羽死后,中原势力平缓,如今只剩下韩信和刘邦的势力。但两人交情很深,韩信一时间也没有决定未来应该如何走。
刘邦趁此机会以韩信离楚王势力很近,方便控制该地区,便让他移都下邳。张良功成身退,此时刘邦身边只剩陈平。不过锺离昧后来叛逃至楚国,又因他与韩信关系交好,此时流言一出,刘邦又急了起来。
不过此时刘邦要想完全一统天下,刘邦还必须解决掉项羽残余的势力,只有将陈豨等人消灭掉事情才算结束。出兵征战期间,韩信被软禁,而监视他的正是其妻子吕雉。
汉室皇后之玺
在此期间,前有刘邦排除异己,后有吕后斩除异姓王,两人心照不宣为汉室未来谋夺大权。与此同时,吕后听闻有人告发陈豨起兵造反与韩信有关。于是便派萧何用计处死韩信,等到刘邦回来之后,汉室的威胁也悉数殆尽。
尽管刘邦对韩信的死深感惋惜,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势力得到了真正的巩固和加强。韩信或许是功臣,但总有一天他可能会兵变。
回到文初韩信死前放出的狠话,如果韩信当初真的听从蒯彻的建议,那么现在站在这里的就不是刘邦自己,而是韩王韩信。至于蒯彻,本来吕后和刘邦准备将他处死的,但他最终说服了刘邦让自己免除杀身之祸。
-
汉武帝有几任皇后?为什么死后没有皇后陪葬? 2024-02-21
-
李夫人是谁,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 2023-12-14
-
有哪些与庞德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2024-05-08
-
刘婴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2024-05-01
-
历史上吕雉真的是个狠毒之人吗?真相是什么 2024-04-02
-
陈登文武双全远超诸葛亮和关羽 陈登为何没有去镇守荆州 2024-04-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