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治国能力有多差?一心拯救苍生苍生却被搞的民不聊生
- 中文名: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 别 名:王巨君
- 国 籍:新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 出生日期:公元前45年
- 逝世日期:公元23年10月6日
- 职 业:皇帝、政治家
- 主要成就:建立新朝、王莽改制
- 祖 籍:章丘龙山镇平陵城
- 年 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 在 位:公元8年---公元23年
- 享 年:69岁
历史上的汉平帝是短命皇帝,在十四岁时去世。于是王莽扶持汉宣帝的曾孙刘显的儿子继位,但仅仅过去了两年王莽就谋权篡位了,可是王莽的治国能力极差,自以为是,一心拯救苍生,苍生却被搞的民不聊生。
那么王莽都对当时岌岌可危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在这里先要提到王莽改制的基本策略,王莽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并且曾自比是周公,而且在篡位之后也是恢复周礼,以周礼作为改制大纲,推出了一系列的改制。
首先王莽为了巩固皇权,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原本的汉朝宗室。于是王莽要求各地原本王侯交出汉朝的授印,全部降格为民。这些王侯因为汉武帝时期的不断削弱,已经是毫无武力,所以这时候根本就不敢不交。但是这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削爵之后,汉室宗室依然在当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并且成为当地的豪强和富翁。随后王莽则是改爵位制度,恢复了周朝时期的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而且各有封邑,可以收取封邑的租税。
随后王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兼并以及奴隶问题,王莽在篡位之后马上颁布王田制,声称恢复周礼之中的井田制。也就是每个男丁占田不得超过一百亩,八口男丁超过九百亩这是要将多余的田地交出来,而没有田地的百姓则是可以得到免费的田地。从表面来看这实在是一条优惠策略,但是实际上其中提到的男丁并没有包括豪强和地主,也就是说只有平民才在其中。但问题是当时平民的情况是毫无田地,正所谓是弱者无地立锥,何来的田地分割呢?
也就是说大地主们不用将土地拿出来,百姓本身就无地可耕种,好不容易保存一点薄田的,还要考虑分给周边的邻居,这无疑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其次王莽规定禁止买卖土地,然而百姓正是因为生存不下去才选择变卖土地,可是唯一的生存渠道被王莽阻隔,自然也是苦不堪言。至于说奴隶制度同样是文字游戏,富翁和豪强的奴隶多达成千上万,但是却没有得到禁止,只是每一个奴隶需要多收三千六百钱的税收,以后也不得买卖。这也就影响了土地主的利益,百姓也没有了成为佃农的机会,所以这两条制度施行不过两年,就无疾而终。最后王莽妥协,宣布王田继续买卖,奴隶依旧可以交易。
在经济方面王莽改制更是一塌糊涂,先是提出了所谓的工商六管,其中提出了对盐、铁、酒的官营,之后则是山泽之利要求百姓申报交税,也就是上山砍柴,下河捞鱼,这些都需要花钱。之后王莽又提出五均赊贷,意思是调控物价,赊贷则是说发放低息贷款,以便官方能够强化对市场的调控管理。
最后一项则是王莽对铸钱的痴迷,首先是禁止民间的铸钱,王莽上位之后设立大小钱,其中大钱重十二铢,和当时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并用,随后又设立小钱五种,重量从一株到九株不等。这还不够,王莽又停止了五铢钱的流通,发布了各类的刀币和宝货,种类几十种,用了不久又选择废弃改为只用大小钱。钱币的混乱使得百姓全部受到影响,多少农商因此破产,正是因为王莽的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使得经济崩溃,而私铸反而更为流行,最后影响也是更加深远。
所以在王莽未篡位前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是消除豪强和王侯的勾结,限制豪强兼并土地和商人的豪取抢夺。但是等到王莽上位之后,并没有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从王莽的作为上看,改制所改的并不彻底,而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强和管制,然而依靠的主要核心内容却是周礼,这反而是让新朝陷入了经济紊乱之中,最后下层百姓更加受害。所以高调的开局,迎来的是惨败的收场。
-
刘盈和刘恒是什么关系 窦漪房窦太后喜欢刘盈吗 2023-12-14
-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2024-06-13
-
项羽为什么要选择自刎 项羽到底想到了什么事情 2024-04-05
-
韩信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打过项羽?真相是什么 2023-12-31
-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是谁?登基后开创汉朝盛世 2024-01-11
-
从歌女到当朝皇后,卫子夫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2024-02-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