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赢得汉中之战后刘备就进位为汉中王了,是为何?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役,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此战刘备瞬即占据汉中,进而称王。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之后进位汉中王,他是先称王,然后才上书汉献帝求获认可,这也是当时的军阀们惯用的伎俩,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和名义上的朝廷备案。
刘备称王就意味着自立一国,当然需要有合法的法理依据来证明这个王是代表正义的,还需要把称王的原因和理由布告天下。这些相关的法理依据(自吹的)在群臣劝谏刘备称王的上书中,以及刘备称王后给汉献帝的上书中都有明白地表示。
在以马超为首的群臣上书中,先把曹操放在汉贼的位置:“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
然后把刘备的正面形象展现出来:“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 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最后以汉初异姓王联合勋贵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表示只有称王才能号召天下人消灭曹操:“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 念在弭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
前后叠加,有理有据,看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汉贼曹操称王了,皇叔刘备要和他对着干,身份要对等。
称王之后,刘备自己写给汉献帝备案的上书中也再次强调称王的意义:“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 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主要意思是讲自己称王是为了保皇,还是拿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还特别强调了,现在到底还是大汉朝,异性的曹操都称王了,刘氏宗亲也必须要出来一个王跟曹操死磕,这个王非刘备莫属。
古人做什么事大多讲究名正言顺,特别是称王立国这种大事,刘备称王要找法理依据比曹操好找得多,因为他到底是姓刘,从起家以来就一直都打着汉室宗亲的招牌。
当初西汉建国后,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姓王,并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此后的两汉将近四百年都严格遵守这条誓言,连王莽篡汉之前都没有称过王。
现在出来一个曹操敢异姓称王,打破了四百年延续下来的规则,堂堂汉室宗亲还能落后于曹操?所以刘备称王的法理依据是充足的。
至于为什么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被汉献帝封王,而刘备要到三年后才称王?当时还没拿下汉中,刘备也还没有真正的在战场上击败过曹操,怕天下人不服而已,到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大败曹操的刘备才有底气称王。
-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2024-04-30
-
钟会和邓艾手里掌握20万兵马 卫瓘仅一千人是除掉他们两人的 2024-02-03
-
貂蝉第一个爱上的男人是谁 此人究竟是吕布还是董卓 2024-04-28
-
作为东汉末年的两大军阀 袁绍和曹操谁更加厉害 2024-06-21
-
汉献帝让出皇位之后 汉献帝为何没有投靠刘备 2024-06-28
-
曹魏第一大将张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2023-12-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