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菱:曾与李隆基患难与共,最后为何被废黜?
- 姓名:李隆基(685.9.8~762.5.3)
- 别名:李三郎、唐明皇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685年9月8日
- 逝世日期:762年5月3日
- 主要成就: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
- 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 庙号:玄宗
-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 即位年龄:27岁
- 在位时间:712年-756年(44年)
- 享年:78岁
- 陵寝:唐泰陵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让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然而却鲜有人知,在这份盛唐大业中,其实还有唐玄宗的发妻王氏的功劳。
王氏的字号不详,正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野史中说她叫王菱,本文就借用王菱这个名字。王菱出身豪门望族太原王氏,她的父亲王仁皎早年应征入伍,官至同州参军、晋州司兵参军,后授甘泉府果毅都尉。按理说,以王仁皎当时的家世和地位不算特别高,他的女儿王菱是没有资格嫁给皇子做正妻的,但阴差阳错之下,他的女儿被武则天赐婚给李隆基。
当时由于武则天临朝称制,李唐一族受到打击压迫,李隆基身为皇子却被迫幽闭宫中。后来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的皇位被夺,李隆基以皇孙的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他的生活过得更加压抑,每天惶恐不安,唯恐自己被武则天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一年,他的母亲窦妃被诬陷为“厌蛊咒诅”,被武则天秘密处死于宫中。不久后,武则天大概是为了弥补处死窦妃的愧疚,这才决定为小孙儿赐婚,王菱就是这时嫁给李隆基的。
李隆基的境遇不算好,甚至算得上糟糕,幸好王菱来到了他的身边。王菱贤良,又颇有计谋,她经常宽慰李隆基,还数次献上计谋令李隆基化险为夷。其实对于李隆基而言,王菱不仅是他共患难的好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贤内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时,王菱一直坚定地站在李隆基背后,是李隆基最坚定的支持者。
后来李隆基顺利登基称帝,是为唐玄宗,王菱也是理所当然地做了皇后。就在李隆基即位后不久,王菱与王家又立下功劳。当时太平公主自恃有功,在朝中结党营私,与李隆基争权夺利。王菱与王家此时依旧是李隆基最坚定的支持者,在王菱的运筹帷幄下,最终以计谋帮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可以说李隆基的龙椅上,深深烙下王菱一家人的忠诚。自此,李隆基彻底巩固了皇权。
李隆基终于可以安心当皇帝,但此时这对患难夫妻的情感也开始有了裂痕。王菱虽然秀外慧中,但一直未能生下一子半女,再加上红颜消退,逐渐失去了李隆基的宠爱。而武惠妃美貌绝伦且工于心计,在她不断地心理暗示下,李隆基起了废后的念头。
王菱因此惶恐不已,为了保住皇后之位,她专门面见李隆基,哭着诉说当年落魄时自己与父亲对李隆基的恩情。李隆基想起当年的情分,为之感伤动容,便放下废后的打算。但这只是暂时的,王菱无子,害怕彻底失去宠爱,竟然将希望寄托于厌胜之术。事迹败露后,李隆基盛怒之下,将王菱废为庶人,幽禁冷宫。
被废之后,王菱万念俱灰,心哀若死。仅仅三个月之后,便郁郁而终。念在往日的功劳和情分上,唐玄宗诏令以一品礼仪将她葬于无相寺。宝应元年(762年),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他念及王菱对于父亲唐肃宗李亨的抚育之恩,恢复皇后称号,迁葬于玄宗陵墓。
王菱身为为大唐中兴作出了贡献的女子,却被自己深爱一生的丈夫背叛,实在是令人惋惜。
-
史学家都没有详细记载李世民死因 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4-06-27
-
房玄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 2024-06-23
-
郭皇后是什么来历?她的一生有何传奇之处? 2024-06-05
-
盘点李世民手下的六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 2024-03-07
-
历史上真实的“李必”,他这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2023-12-25
-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2024-04-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