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是谁?他最后选择造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刘杨。汉朝宗室,汉景帝刘启七代孙,真定共王刘普之子,光武郭皇后郭圣通舅舅。建武二年(26年),真定王刘杨因为企图谋反而被汉将耿纯斩杀。刘杨是刘秀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在其危难之际带兵投靠,使刘秀得以迅速夺取河北,为东汉以后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根基。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刘杨还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了刘秀。既然刘杨与刘秀关系如此亲密,那他为何还要背叛东汉呢?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西汉宗室
刘杨出身汉朝宗室,为真定王刘普之子。绥和二年(前7年),刘普病逝,刘杨于是袭爵成为真定王。此时汉朝大权逐渐落入外戚王莽手中,但刘杨只是一个无兵无权的藩王,自然对此无可奈何。
二,新朝平民
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建新,西汉灭亡。随后王莽鉴于周朝天子称王,臣下封王是僭越,于是废除王爵并将其改为公爵。然后真定王刘杨就降爵为公,成了新朝的真定公。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废除原汉朝宗室的爵位,刘杨由此沦为平民。虽然史书并未记载刘杨对自己爵位被废的态度,但他内心应该是对此十分不满的,只不过自己势单力孤,只得保持隐忍。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相继起兵反新。刘杨凭着家族在老家真定的影响力招兵买马,很快就将部队扩张到十万人。此时刘杨可能是认为天下形势未定,加之自身实力有限,所以并没有称帝,而是选择保境安民。
三,助力刘秀
更始元年十月(23年11月),更始帝刘玄带领绿林军推翻新朝,派破虏将军刘秀招抚河北。刘秀到邯郸与同为汉朝宗室的刘林会面,拒绝了刘林的水淹赤眉军之计。十二月(24年1月),冒充汉朝宗室的王郎在刘林的扶持下于邯郸称帝,立即派人追捕刘秀。刘秀无奈,只得逃到信都避难。
时真定王刘扬起兵以附王郎,众十余万,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后汉书·刘植传)
刘杨见河北各地大都归附王郎,于是表示支持王郎政权。刘秀见刘杨兵强马壮,是决定河北局势的重要力量,于是派部下刘植前往游说。刘秀与刘杨都是汉景帝的直系后裔,按辈分来算的话,刘秀是刘杨的堂叔。可刘秀为了获得刘杨的支持,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刘杨转投势单力弱的刘秀原因不明,可能是因为更始帝推翻新朝,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拥有很高的合法性。然后刘秀就在刘杨的助力下大败王郎,控制了河北地区。随后刘秀乘胜南进,夺取了洛阳。建武元年六月己未(25年8月5日),刘秀在洛阳称帝,建立东汉。随后赤眉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更始政权。
四,谋反被杀
时真定王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扬病瘿,欲以惑,与绵曼贼交通。(后汉书·耿纯传)
刘杨见曾经穷途末路的刘秀都能称帝,自己也是威震一方的诸侯,便有了称帝的野心。然后刘杨就和弟弟临邑侯刘让、堂兄刘细联络,商议背叛刘秀。恰好刘杨的脖子上长了一个瘤子,为了蛊惑人心,就散播“刘秀之后,瘿扬为主”的传言。
建武二年(26年),刘秀派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前往真定,征召刘杨入朝。刘杨担心刘秀是要逮捕自己,于是谎称有病,还拒绝让陈副、邓隆入城。刘秀于是又派高阳侯耿纯慰抚河北,嘱咐他见机行事,找机会除掉刘杨。耿纯与陈副、邓隆会面,一起住在真定城外的驿站。
刘杨认为耿纯的母亲是真定王一系后裔,那他会因为亲戚关系而支持自己,便请求与他见面,好借机刺探刘秀虚实。耿纯为了骗刘杨出城,好借机除掉他,于是回复说:“我奉皇命慰劳各地王侯牧守,所以不能先去见你。如果你想见我,那就出城与我会面。”
纯从吏士百余骑与副、隆会元氏,俱至真定,止传舍……时扬弟临邑侯让及从兄细各拥兵万余人,扬自恃众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郃悉诛之(后汉书·耿纯传)
刘杨认为自己与刘让、刘细有兵数万,而耿纯一行不过只有百人,那他一定不敢杀自己,便同意了耿纯所说。然后刘杨、刘让、刘细三兄弟就到了城外驿站,与耿纯相见,结果三人一进驿站,就立即被耿纯杀死。
-
刘邦的泗水亭长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 刘邦真的是一个游手好闲之人吗 2024-02-02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2024-05-24
-
周亚夫作为名臣下场为何那么惨 只能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2024-04-02
-
有哪些与刘表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2024-04-28
-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2024-05-20
-
刘邦生前给戚夫人留有后路 戚夫人为什么还落到这样下场 2024-04-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