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本来是傀儡但后来掌握了实权的皇帝?
- 中文名: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
- 别称:刘病已、刘次卿、汉宣帝
- 字号:次卿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西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91年
- 逝世日期:前48年1月10日
- 主要成就:铲除霍氏,设立西域都护府;宣帝中兴,设立太仓;创建问责制度
- 谥号:孝宣皇帝
- 庙号:中宗
- 陵寝:杜陵
-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本来是傀儡但后来掌握了实权的皇帝?其实其实翻身逆袭的皇帝很多,像藩王入继大统的汉文帝,年幼登极的康熙,除掉魏忠贤的崇祯,都是翻身做主人的帝王。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重孙,太子刘据的孙子。他比他的叔爷爷、汉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只小三岁。但是相比于刘弗陵八岁被立为太子、当年继位当皇帝,刘询的童年要多灾多难得多了。
刘询才几个月大,就发生了“巫蛊之祸”,祖父刘据被迫造反,兵败被杀,全家受到连累。襁褓中的刘询也被投入牢狱之中。全凭着监狱长的好心,指定两名哺乳期的女囚犯来照顾他,才让这个“皇曾孙”活了下来。
不到五岁的时候,有谣言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病重的汉武帝便派人去监狱,不分罪过轻重将囚犯一律杀掉。又是那位好心而正义的监狱长,顶着大门坚决不开,才保住刘询一条小命。等到天亮,汉武帝也清醒过来,撤消了命令。汉武帝不久就死了,临死留下遗命,恢复了刘询的宗室身份。
虽然恢复了宗室身份,但这时的皇帝是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弗陵。作为刘弗陵的侄孙,刘询跟皇位,真是俗话说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结果刘弗陵早死无后,继任的刘贺荒唐轻率,权臣霍光就废掉刘贺,选中刘询来当皇帝。
虽然刘弗陵无后,但是除了刘贺之外,汉朝的宗室也不少。霍光选中刘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遥远的亲属关系——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去病是刘据的姨表弟,所以霍光是刘询的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叔爷爷”——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因为刘询在民间长大,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
也就是说,刘询好控制。
所以刘询继位之初,也是一个傀儡皇帝。霍光曾表示要归政于帝,汉宣帝不敢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这并非出于信任,而是畏惧。史书上记载,汉宣帝与霍光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
宣帝刘询自己做主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拒绝了霍光的女儿,却封自己的原配妻子为皇后。但是没过多久,许皇后就被霍光的妻子派人害死。而谋杀皇后这样的大案,居然被霍显掩饰过去。
刘询不敢追究,却顺从地纳霍光之女进宫,又封她为皇后,对她百般宠爱。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霍光去世。
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亲自到场治丧,将之与相国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不过仅仅两年之后,汉宣帝就以“谋反”的罪名灭掉霍氏一族,并废掉了霍皇后。
刘询知道自己力量不及霍光,所以长期隐忍;但他也看出霍氏家族后继无人,所以可以隐忍等待。等到霍光死后,他也“翻身做主人”,从此大权在握。
值得一提的是,刘询在霍光死后,并没有在国家大政上进行剧烈改革,基本上延续了霍光时期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等政策,使得汉朝国力得以继续恢复。对外也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当然,这时的和亲不再是屈辱被动的妥协,而是相对平等的往来。这项政策也继续了很久。著名的王昭君和亲,就发生在宣帝之子、汉元帝刘奭时期。
同时,刘询对霍光本人,也没污名化。甚至在麒麟阁画十一名功臣图像时,还把霍光列为第一。只是因为霍氏家族谋反,所以没写霍光全名,而是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对于压制自己多年的杀妻仇人,做出这样的评价处理,刘询也算是冷静理性客观了。
-
卫青手里握着兵权20年 汉武帝为什么从不怀疑卫青 2024-02-06
-
窦漪房和卫子夫是什么关系,窦太后最后怎么死的? 2023-12-14
-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2024-05-02
-
汉武帝为什么会里刘弗陵作为太子 刘弗陵到底哪里好了 2024-04-26
-
历史上的窦漪房真的像影视剧中的一样是个伟大的女性政治家吗? 2023-12-25
-
刘璋与张鲁之间的关系如何?结仇的原因是什么? 2024-06-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