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被杀之后 妻子高桂英的结局又是什么
- 本名:李自成
- 别称:李鸿基、李闯
- 字号:黄娃子、黄来儿、枣儿
-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陕西米脂
- 出生时间:1606年
- 去世时间:1645年5月17日
- 主要成就: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 称号:闯王
- 年号:永昌
还不知道:闯王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马世奇
众所周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率领一众农民兄弟推翻了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翻大明朝以后,李自成自立为王、建立了大顺政权,册封其妻高桂英为皇后。可惜的是,轰轰烈烈的大顺王朝仅仅存在了42天就灭亡,李自成被清军围困九宫山而亡。
历史上对李自成的下场有清晰的记载,可是对其妻高皇后的结局却没有详细的资料,那么高皇后到底如何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她和李自成的故事。
一代枭雄李自成
史书记载,李自成出生在米脂县李家站的一户穷困的农家里,当时正值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躲在宫里追求长生之术,任由宦官当道导致民不聊生。
米脂县更是连年干旱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沉重的苛税徭役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李家实在是养不起李自成,无奈之下将其送入寺庙当和尚。
生活在动荡年代庙里也不会好过,很快庙里也入不敷出、养不起这些和尚,于是便将他们遣散回家。李自成的父母亲人都相继去世,无处可去的他只好当了一名驿卒,勉强糊口度日。
充银川驿卒。
有一次性格刚直的李自成得罪了乡绅,冲动之下失手将其打死,为了免受牢狱之灾他逃至甘肃,并跑到当地军营投兵。
当兵没几年,李自成就因为犯错被开除军籍,无奈之下再次返回家乡,在同乡长辈的操持下迎娶了第一任妻子韩金儿。
韩金儿嫌贫爱富,瞧不上债台高筑的李自成,时间久了便和同村人勾搭通奸。
李自成一气之下杀了韩金儿,再一次跑回甘肃投到了参将王国的军队麾下。当时,明朝的军队治理十分混乱,食不果腹衣不避寒,导致士兵怨声载道。
参将王国克扣军饷成为压倒士兵的最后一根稻草, 已经被提拔为军中把总的李自成,为人仗义年纪又大颇有几分威信,在他的带领下士兵杀死王国就地起义。
这些士兵基本都是来自各地出身贫苦的农民,因为活不下去才在艰苦的甘肃边境当兵,能吃苦又坚韧战斗力十足。在李自成的整顿下,这支军队训练有素,逐渐壮大并征战四方。
明朝各地都不满朝廷的压迫,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起义,天下政权分为几派。李自成自知要推翻明朝,单靠自己的力量太过弱小,于是带领军队投靠高迎祥。
自成乃与兄子过往从迎祥,与献忠等合,号闯将,未有名。
就这样李自成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而且还在熟人的介绍下,迎娶了第二位妻子邢夫人。两人成亲后,邢夫人负责在大营中管理军备物资和军粮,平日里带领军中一众女眷处理军中后勤事务。
邢夫人颇有几分管理才能且性情爽朗,在军中极受尊重,可谓是李自成的贤内助。不过,李自成常常在外带兵打仗,十天半个月不回大营一次,导致夫妻俩聚少离多。
李自成的部将高杰时常因为兵器物资和邢夫人交验接触,便趁虚而入背着李自成和邢夫人私通。后来,高杰为了荣华富贵,带着邢夫人投靠明军逃之夭夭。
福祸相依,喜结连理
两人逃跑以后李自成才后知后觉,自己的好兄弟和妻子背叛了自己,连续遭到两位妻子背叛,让李自成一再的在感情上受挫,逐渐对感情心灰意冷。
不过,有时候冥冥之中缘分上天已经注定好了,李自成有一名属下名字叫做高一功,高一功有一姐姐叫做高桂英,为人英姿飒爽勇武聪明。
高桂英曾经结过一次婚,新婚丈夫在成亲后不久就不幸去世,留下她一个寡妇孤独生活。
高桂英钦慕于李自成这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在高一功的撮合介绍下两人情投意合,很快李自成和高桂英成亲。
高桂英不怕吃苦跟随李自成四处征战,她颇有几分侠义之气又喜好舞刀弄棍,为了更好的辅佐李自成推翻明朝,高桂英也组建了一支女子军。
以米脂婆姨为骨干组成娘子军。
高桂英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训练计划,并且根据女子的身高和力量特制了轻便的棍棒武器,使得这一支女子军不输于男兵军队的战斗力。
经过夜以继日的训练女子军作战十分勇猛,时常和明军打游击战,靠着高超的作战技巧多次赢得胜利,打的明军措手不及,成为李自成起义军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明朝皇帝为了打击农民起义军派出大批士兵镇压,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相继败亡,李自成在高桂英的支持下,率领农民军在各地辗转和明军作战,进而成为了农民起义军得到最大首领。
李自成自身艰难却始终拉拢民心,在四川作战时将军队的粮饷发放给灾民充饥保命,还派遣军医为这些穷苦百姓诊治看病,当地百姓感念李自成的大恩,纷纷加入军队和明朝抗争。
一时间,李自成的军队人数达到了数万人,成为最大的一支起义军。此时,高桂英则辅佐李自成管理这支庞大队伍,衣食住行等后勤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深得人心的李自成自封为“闯王”,要带领穷苦的百姓闯出一片新天地。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建立大顺王朝,册封一直陪其同甘共苦的妻子高桂英为皇后。
自成毰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
虽然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新的政权,但却注定坐不稳皇位,其中原因有两点。
一是李自成起义初衷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其均田免赋的理念势必损害中上层的读书人以及大家氏族的利益,不能拉拢这些人支持新王朝,缺少最为有力的阶级支撑。
二是李自成目光短浅忽视了最大的敌人,在他攻入北京城时边关满洲人数十万清军正虎视眈眈,准备借着中原大乱随时入关,掠夺李自成的胜利果实。
三是李自成成为皇帝后得意洋洋,军队掳掠民财、大量官员受到迫害,失去了民心个大量官员的支持。
大纵淫掠,民不胜毒,缢死相望。
果不其然,不久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靠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清军入关成为压垮李自成的导火索。
虽然吴三桂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但是清军是马背上的民族,作战勇猛身体素质强悍,善于用弓使剑的他们自是在战场上比李自成的农民军更有优势。
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在清军和吴三桂的前后夹击下兵败撤退,不得已之下率领仅剩的三万余人军队逃回了陕西,清军紧追不舍并且用大炮攻打大顺城,迫使李自成弃国都西安败走。
接二连三的交手中李自成相继失利,身边大将被斩杀殆尽,清军步步紧逼将其逼到了湖北通城的九宫山上。
李自成率领二十余人登上九宫山后,被投靠清军的民兵埋伏杀死,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贼众大溃,自相践踏死者无算,僵尸遍野,沟水尽赤。
巾帼豪杰高桂英
李自成身死的消失传来,高桂英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大顺军军心不稳,有些将领眼看李自成死亡背信弃义,带着属下投靠清军。
高桂英消沉了几天后,便很快振作起来,她继承亡夫遗志,誓死不向清军低头,率领大顺忠心耿耿的士兵将领继续与清军搏斗。
大顺军尊称李自成为先帝、高桂英为太后,高太后亲自披挂上阵、骑马杀敌,在他的鼓舞下大顺军团结一心,抱着拼死一搏的心态浴血杀敌,将清军打的节节败退。
当时,高桂英冲锋在阵前斩杀无数清军,令清军闻风丧胆不敢与其正面作战。
南明皇帝朱聿键得知高桂英屡建奇功的英勇事迹,不由得钦佩这位女中豪杰,册封其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
封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号其军为“忠贞营”。
只可惜,再厉害的女中豪杰也难敌数十万的清朝大军,大顺军的士兵日夜不休的作战,一个又一个在她身边倒下,高桂英来不及悲伤,带领剩余的士兵撤退到湖北兴山县茅麓山。
二十万清军将茅麓山团团围住,为防止清军攻山高桂英率领士兵在山上建立了山寨,作为军队的大本营。
大顺军在茅麓山周围一百五十余里埋设尖利的木桩,作为城墙抵御清军,又设下了重重陷阱埋伏阻挡清军。
清军认为山上的数万大顺军不过是强弩之末成不了气候,于是乎只派出一批批的清兵攻山,结果却被打的节节败退,无数清军在陷阱下滚落山崖不见尸首,极大地打击了清兵的军心。
茅麓山固若金汤始终让清军找不到突破口,上山就会被击退,清军也只好在山下安营扎寨寻找时机。
大顺军在高桂英的带领下苦苦支撑,击退了一波又一波想要攻山的清兵,防守了数月有余。
在支撑了数月以后,大顺军的粮食物资越来越匮乏,山下被清军围得水泄不通,无法出去运输粮食和必需品,日夜对抗清军也让大顺士兵的精神越来越匮乏,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
等到弹尽粮绝的时候,山下的清军就会攻打上来,高桂英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带领一众女眷刨树皮挖野菜勉强果腹,最终饥饿疲惫的大顺士兵再也无力对抗清军。
有些人实在是扛不住偷跑下山投降清军,清军从这些逃兵处得知山上的情况,认为时机已经到来便再一次围剿茅麓山。
高桂英站在茅麓山上,看着冲上来的清军,下令烧毁山寨,她毅然决然的奔入火中自杀,致死不愿成为清军俘虏。
桂英举家自焚。
或许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坚守在茅麓山最后战线的将士,也跟随高桂英一起自焚而死,为大顺王朝殉国。茅麓山的大火燃烧了几天几夜,大顺王朝彻底覆灭。
高桂英最终以身殉国,这位巾帼英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李自成的遗志守护到了最后一刻,称得上是一位女中豪杰。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明史》
-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2024-05-23
-
历史上的胡善祥贤惠端庄,朱瞻基为何厌恶她 2024-02-11
-
吴三桂与陈圆圆是什么关系?她们初见时发生了什么 2024-01-05
-
朱元璋为何要啥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他犯了什么错? 2024-03-19
-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2024-05-24
-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2024-05-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