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如果没有禅让皇位给曹丕的话 曹丕又会怎么对待他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 姓名:刘协(公元181~公元234)
- 别名:汉献帝、山阳公、刘伯和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181年4月2日(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4月21日
- 职业:汉朝皇帝、山阳公
- 谥号:孝献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汉)
- 在位: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 陵墓:禅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早在衣带诏事件后,汉献帝就已经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光杆皇帝,到曹丕即位时,汉献帝不仅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民心。
所以,只要曹丕下定了“篡汉”的决心,无论汉献帝是否答应禅让,都改变不了汉朝“名亡实也亡”的结局。
汉献帝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命运。
那么,如果汉献帝拒不禅让,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有人说,如果汉献帝拒不禅让,等待的他结局只有一个字——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老老实实配合禅让的亡国之君都不得善终,比如晋恭帝司马德文。当年,晋恭帝得知刘裕要篡位,竟然主动慷慨地表示:我早就想禅位给刘裕了!结果禅位后,还是不免被刘裕害死。
老老实实禅位的尚且被杀,何况拒不禅让的?
这种观点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们古代社会早期,并没有诛杀亡国之君的恶习。而这个恶习,正是宋武帝刘裕开创。在刘裕之前,正统王朝的亡国之君,大多并未遇害。
刘裕以前的封建王朝,对待亡国之君主要采取两种手段,其一是善待,这主要是对哪些配合禅让的君主,比如刘协、曹奂;其二就是流放,这主要是对那些不配合禅让,或者被武力打败的君主,比如秦始皇灭六国后,六国君主大多被流放。
曹丕是个皇帝,但也是文人,饱读圣贤书,是个很要面子、很在乎名誉的文人。他对曹植那么猜忌,可曹植不过用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讽刺他不能包容手足,他就不好意思杀曹植了。
所以,即使汉献帝拒绝禅让,曹丕也多半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他。那么,曹丕究竟会如何对待汉献帝呢?
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看一段史料: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这段记载来自于《竹书纪年》(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西晋年间出土),说的是尧舜禅让的真相:舜的帝位并不是真的来自尧的禅让,而是他囚禁尧后,伪造尧禅让的文书,篡夺尧的帝位。
关于《竹书纪年》中尧舜禅让的记载,史学界其实大多予以质疑。不过,无论这段记载是否属实,它都反映了一个当时王权政治斗争的常规操作,那就是当君主不配合禅让时,不是将他处死,而是将他囚禁,再伪造君主的名义发布禅位文书。这样,既可以保证自己成功篡位,也给前朝君主留下了一点体面。
因此,如果汉献帝拒不禅让,曹丕多半也会效仿《竹书纪年》中的舜,将汉献帝终生囚禁,然后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布禅让诏书。
当然,曹丕还有一种篡位方式,那就是把汉献帝废黜,另立汉献帝年幼的儿子,或者东汉某位年幼的皇族为新君。这种方式可行性很大,因为汉朝有过权臣废黜皇帝的先例,比如霍光废黜昌邑王,而汉献帝本人也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辩后所立。
当曹丕废黜汉献帝改立年幼的新君后,就不存在皇帝拒不禅让的问题,曹丕就更犯不着杀汉献帝了。但可能会将他废为庶民。
-
张飞的儿子是谁 三国名将张飞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2023-12-16
-
曹魏第一大将张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2023-12-24
-
独眼将军夏侯惇眼睛是怎么瞎的,他的结局如何 2023-12-17
-
阿丑不丑-诸葛亮与黄月英的故事 2023-12-13
-
魏文帝曹丕的老婆是谁儿子是谁 曹丕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夏侯渊次子夏侯霸为什么要投靠蜀国?他是什么用意 2023-12-2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