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谏
张谏(1406年-1471年),字孟弼,明朝赤水卫(今贵州毕节境内)人。明朝时贵州的第一个进士。世为应天府句容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云南乡试第二名。正统四年(1439年),参加己未科会试,得贡士第五十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三名,授行人,擢监察御史,历河南按察司副使,召为顺天府尹。以事降莱州知府,转常山县丞,以有治迹,召为太仆寺卿,成化七年,死于任内[1]。曾祖父张仲明。祖父张榖宾。父亲张伯安,后历官顺天府尹、太仆卿、大学士。
谢三秀
谢三秀(1550-1624),字君采,又字元端,晚年自号萍隐丈人,明朝贵州前卫(今贵州贵阳)人。为明末贵州第一奇才。
周渔璜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
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
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
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
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
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
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李世杰
李世杰,贵州省黔西人,乾隆时期从小吏一直官升至兵部尚书。在其为官长达五十余年的历史里,尽忠尽职,热爱故土。他始终清廉自律,严饬吏治,激浊扬清,以清正廉明而闻名遐迩。他对下体恤民情,处处为百姓着想,在清朝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在任四川总督期间,李世杰率军将廓尔喀人赶出国土,对安定西藏,保卫祖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扬。总之,李世杰在处理政事、体恤民情、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贡献。
李端棻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州省贵阳市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
同治元年(1862年),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
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后,被充军新疆。后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晚年归故里,死后葬于永乐乡。
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丁宝桢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丁宝桢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山东巡抚期间,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成立尚志书院和山东首家官书局;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