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名人大全

    江西,简称赣,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江西有哪些历史人物,江西名人录,江西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江西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都有谁?
1

洪适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弟洪遵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官至右丞相。封太师、魏国公,食邑五千户,实封二千六百户,卒谥文惠。祀乡贤。配石氏封蔡国夫人,又配沈氏封魏国夫人。周必大所撰《宋宰相赠太师魏国文惠公神道碑铭》:“公器业早成,与人诚实,无浮礼,文华天赋,济以力学,步骤经史,新奇富赡,兄弟鼎立,自成一家。”,许及之所撰《宋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赠特进洪公(适)行状》,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三洪同朝并为台辅世所罕见。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四十八岁登丞相位。

1

洪遵

洪遵(1120-1174),字景严,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后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三洪同朝并为台辅世所罕见。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右丞相,封鄱阳郡开国侯,卒晋少保、信国公。赠太师,右丞相食邑一千三百户,实封四百户。卒谥文安,夫人朱氏,朱正刚女,封信国夫人。是著名的钱币学家,对医学也有研究。

1

洪迈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1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1

严世蕃

严世蕃(1513年4月27日—1565年4月24日),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明代大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

严世蕃未经科举步入仕途,以严嵩的名势,先入国子监读书后为官,历官尚宝司少卿、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左侍郎。

据说,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符合民间百姓心目中刻画的奸臣形象。而严世蕃的相貌与其父并不相像,严世蕃奸猾机辩,通晓时务,熟悉国典,而且还颇会揣摩别人的心意,是而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

1

夏言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进士第,初授行人。任兵科给事中时,以正直敢言自负。明世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汰冗员,清查皇族庄田。他为人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因大礼议而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其后被擢为首辅。其后逐渐失宠。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明穆宗时复官,追谥“文愍”。

夏言所作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及《南宫奏稿》传世。

1

袁彬

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朝官员,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他出生于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土木堡之变后,追随明英宗左右。明英宗复辟后,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当时内阁首辅商辂罢免,袁彬乞其居所,之后又请别建,都得到批准。袁彬娶妻,明英宗命外戚孙显宗主婚。并时常召入宴请,谈论当年患难时事,欢洽如故。

成化年间,袁彬迁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成化十三年(1477年),为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卒于任上。去世后,追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

1

杨士奇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

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后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自请致仕归乡,自此忧虑患病。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年八十。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1

朱宸濠

朱宸濠(1479年—1520年),明代宁王朱权的第四代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康王朱觐钧庶子,祖籍安徽凤阳,出生于南昌。“宸濠之乱(也称宁王之乱)”的发起者。

初封上高王,因宁康王没有嫡子,于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宁王。 正德二年,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人,恢复宁王一系已裁撤的护卫,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又企图以己子入嗣武宗,取得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宸濠之罪行,武宗因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宸濠得知消息后,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借口明武宗正德帝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占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南京,交给张永。明武宗先放再抓,最后废为庶人,伏诛,除其封国。

各省名人大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