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名人大全

    山东位于祖国东部,美丽的黄海和渤海之滨,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号称“孔孟之乡”。历史名人孔子、孟子、蒙恬、墨子、庄子、孙武、蒲松龄、杨子荣都是山东人的杰出代表。山东有哪些历史人物,山东名人录,山东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山东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都有谁?
1

任昉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引为丹阳主簿。梁武帝践阼,历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除御史中丞,转秘书监,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梁武帝天监七年(408年),卒于官,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谥号为敬。 

2

刘峻

刘峻(463年—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 

3

贾思勰

贾思勰(xié),约在永熙二年至武定二年间(533~54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是青州(今山寿光县)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太守。 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公元六世纪),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4

段文振

段文振(?―612年),北海期原(今山东青州)人,北周、隋朝将领。段文振少时有膂力,胆智过人,生性正直,通晓时务。初为中外府兵曹。后随北周武帝伐齐,夺取晋州,攻占文侯、华谷、高壁三城。攻并州迫使北齐安德王高延宗投降。随滕王宇文逌击败稽胡,历任相州别驾、扬州总管长史、天官都上士。

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作乱,段文振归附丞相杨坚,任丞相掾、宿卫骠骑。后任卫尉少卿、内史侍郎、上开府、鸿胪卿、、兰州总管等。

开皇九年(589年),随军灭陈,授任扬州总管司马。不久转任并州总管司马。几年后授任云州总管,不久任太仆卿。开皇十九年(599年),突厥进犯边塞,段文振大破突厥。越巂蛮反叛,段文振率军将其讨平。仁寿初年,讨平嘉州獠的反叛。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即位,任段文振为兵部尚书。随军征讨吐谷浑,因功升任右光禄大夫。隋炀帝巡幸江都,段文振兼管江都郡事。大业八年(612年),在征讨辽东的途中去世。

5

邸珍

邸珍,字安宝,本中山上曲阳人也,魏太和中,徙居武川镇。孝昌中,六镇兵起,珍遂从杜洛周贼。洛周为葛荣所吞,珍入荣军。荣为尒朱荣所破,珍与其馀党,俱徙并州。从齐神武出山东。神武起义信都,拜珍长史,封上曲阳县侯,除殷州刺史。

6

崔休

崔休(472年-523年),字惠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北魏大臣,御史中丞崔逞之玄孙也。

年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交好。孝文帝即位,以为尚书主客郎,兼给事黄门侍郎。及南伐,以为尚书左丞,辅佐北海王。世宗即位,除渤海太守。个性严明,雅长治体。入为吏部郎中,迁散骑常侍,权兼选任。爱才好士,多所拔擢。聪明强济,雅善断决,历任洛州刺史、河南尹、幽青州刺史。征为抚军将军、殿中尚书。

正光四年(523年)卒,年五十二,赠车骑将军、尚书仆射、冀州刺史,谥号文贞。

7

崔慰祖

崔慰祖(465年-499年),南朝齐藏书家、史学家。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父崔庆绪为梁州刺史。崔慰祖永明中为奉朝请,父丧不食盐,家财千万,散与宗族。历始安王抚军、行墨曹参军,转刑狱,兼记室。

8

崔鸿

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鄃(今山东德州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崔灵延之孙,崔敬友之子,鸿出身于书香世家。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北史》本传,下引同)仕魏,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长史,孝明帝时诏以本官缉修国史。孝昌初年(525年),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9

吴质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为人放荡不羁,怙威肆行,卒后被谥为“丑侯”。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10

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流亡。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于建安二年领兵击败萧建,占领莒城。导致吕布发兵攻击臧霸,而后两人和解。吕布战败后,与孙观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琅邪国相。臧霸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领有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追谥为“威侯”。

各省名人大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