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历史名人大全

    浙江,简称“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风情无限。浙江有哪些历史人物,浙江名人录,浙江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浙江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都有谁?
1

杨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1162年-1232年),原名杨桂枝,严州遂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故保义郎、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齐王杨渐之女,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任皇后,为宋宁宗生育两个儿子。

少以姿容入宫,侍吴太皇太后,后吴太皇太后将杨桂枝赐给赵扩。赵扩即位为宋宁宗,于庆元二年(1196年)三月封杨桂枝为平乐郡夫人。庆元三年(1197年)四月进封婕妤,五年(1199年)五月进封婉仪,六年(1200年)二月进位贵妃,十一月生郢冲英王赵增。嘉泰二年(1202年)冬生华冲穆王赵坰,十二月十三日立为皇后。

杨皇后颇涉书史,知古今。尝因大臣韩侂胄劝立曹美人为后,由是对韩结怨。开禧三年(1207年),借韩侂胄攻金失利之机,使丞相史弥远用计槌杀于玉津园。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崩,史弥远谋废皇子赵竑,杨桂枝与史弥远联手,矫诏废竑为济王,立理宗赵昀,杨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至宝庆元年(1225年)撤帘。待绍定五年(1232年),太后七十大寿,加尊号曰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主动提出退出政坛,诏祷天地,大赦天下。翌年病故,享年七十有一(《宋史·皇后传》记载太后享年七十一,《宋史·理宗纪》言绍定五年为太后七十五岁寿,按此,太后去世应为七十六岁),谥恭圣仁烈太后。

2

沈炼

沈炼(1507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山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朝官员、锦衣卫。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得到陆炳的赏识。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以“十罪疏”(指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罪状)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谪居保安州为民。沈炼在塞外,却仍以詈骂严嵩父子为乐,严嵩得知大怒。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严世蕃遣巡按御史路楷和宣大总督杨顺设计诛除沈炼。恰逢白莲教教徒阎浩等人被捕,招供多名嫌犯,于是列上沈炼的名字。沈炼终因被诬为谋反而遭到杀害,两子同被害。隆庆初年,朝廷下诏,褒奖敢于言事者,特追赠沈炼光禄寺少卿,任用一子为官。天启初年,追谥忠愍。天下士人推崇其德,将他的作品汇编成《青霞集》。《明史》有传。

3

毛际可

毛际可(1633年~1708年) 清代文人。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浙江遂安县十一都毛家(今姜家龙川半岛毛家泮塘)人。

4

谢迁

谢迁(公元1449-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明代大臣,浙江余姚人。成化11年(1475)状元,嘉靖朝一品大学士。是明朝余姚三个“阁老”中最著名的一个。逝世后,明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

5

闵珪

闵珪,明代大臣 天顺八年进士,授御史,成化中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弘治中,官至刑部尚书,执法平恕,有《闵庄懿集》。

6

李安世(明朝)

李安世,字泰若,浙江人。明末官吏。崇祯癸未进士。历官泗州学正、刑部主事、尚宝司卿。

7

周嫩予

周嫩予,一作览予、懒予。明末清初棋手。名嘉锡,嘉兴(今属浙江)人。

8

虞荔

虞荔(503-561年),字山披,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南朝大臣,著名文学家。

幼聪敏,有志操,博览群籍,以善写文章著称。梁朝时任司文郎、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梁元帝征为中书侍郎,封贞阳侯,授扬州别驾,并不就。 陈文帝嗣位,除太子中庶子,寻领大著作。天嘉二年(561年)卒,赠侍中,谥号为德。二子虞世基、虞世南,并有名声。 著有《鼎录》,收入《四库全书》、《四明丛书》。《陈书》和《南史》均有传。

9

韩子高

韩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韩蛮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员。

韩子高家世寒微,侯景之乱时,寄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文帝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他容貌美丽,看上去像美女一般。后侍奉陈蒨。

韩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陈蒨,陈蒨性子急,韩子高总能领悟其意。陈蒨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

永定三年(559年),陈蒨即位,任命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560),封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韩子高所统之兵很多,将士依附于他的,他都尽力加以提拔,陈蒨也都加以任用。

天嘉二年(561年),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后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天嘉五年(564年),平定晋安有功,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天嘉六年(565年),任右卫将军。废帝陈伯宗即位后,升任散骑常侍,仍为右卫将军,移屯新安寺。

陈伯宗即位后,由其叔父陈顼辅政。韩子高因兵权过重,心中很是不安。光大元年(567年),前上虞县令陆昉和韩子高的军帅举报他谋反,后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

10

王琳

王琳(526年—573年),字子珩。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北齐名将,湘东王国常侍王显嗣之子。

王琳出身兵家,早年跟随于湘东王萧绎左右。侯景之乱时,王琳屡从王僧辩作战,军功与杜龛并称第一。梁元帝时累迁为都督、广州刺史,西魏攻江陵时,被元帝召为湘州刺史。江陵失陷后,传檄四方,举兵进攻西梁萧詧。后因军力日衰,而同时向北齐、西魏、梁朝称臣。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建陈,王琳生擒前来讨伐的陈将侯安都、周文育等。天启元年(558年),王琳拥立永嘉王萧庄为帝,在北齐支持下起兵对抗陈朝。后被陈将侯瑱击败,与萧庄逃往北齐。旋即被北齐孝昭帝高演派往合肥,纠集旧部,获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阳。

武平四年(573年),陈宣帝派大将吴明彻北伐,北齐命尉破胡迎击,王琳担任参谋,尉破胡因不同意王琳的持久战术论,导致大败,全军覆灭。北齐遂命王琳就近在寿阳征兵,吴明彻趁胜包围寿阳城,并引淝水灌城,昼夜进攻。寿阳城内爆发瘟疫,援军不救,弹尽粮绝,最终陷落。王琳被俘后,吴明彻顾忌其深得人心,恐生变乱,遂将其处决,时年四十八岁。北齐追赠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特进、开府、录尚书事,谥号“忠武”。

王琳体貌闲雅,喜怒不形于色,深得军心,虽流亡他国,却仍受到北齐军民的推崇。王琳遇害后,民间一片哭声,百姓不论是否见过王琳,都为其流泪。他也被后世比作西汉名将李广。 

各省名人大全
更多